時間:98年12月5日(六)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標題: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典籍研讀會-第三次研讀會議
導讀者:宋惠中 教授(元培科技大學通識中心主任)
本次典籍研讀會由元培科技大學通識中心主任宋惠中教授擔任導讀,關於《明經世文編》中的農政史料,選讀的文章分別為王廷相,〈與開封趙二守疏〉、霍韜,〈書蓄鴨事〉及霍韜,〈書沙田事〉三篇。
王廷相的〈與開封趙二守疏〉,同時也收入其《王氏家藏集》中,題名為〈田地免科〉,討論的是關於其家鄉河南省開封府儀封縣「無糧白地」的糧稅問題;霍韜為廣東南海人,〈書蓄鴨事〉與〈書沙田事〉討論的也是其家鄉廣東的農政事務:鴨埠之用與沙田之爭。宋惠中教授參閱了十分豐富的相關史料,包括王、霍二人之文集所收錄的文章原文,補充《明經世文編》中未收錄的段落;以時代相近的史料,如《廣東新語》,說明鴨埠與沙田在廣東的情況。其他如地方府縣志書、《國朝獻徵錄》、《清史稿》及霍韜《渭涯文集》等相關史料,皆幫助與會師友全面地解讀文章與進行校訂。
在綜合討論的過程中,王德毅教授提出了文章斷句上的不同看法;而徐泓教授則提出「蟛蜞」到底是何生物的提問,引起在場與會人士的熱烈討論,王鴻泰教授認為「蟛蜞」大概是種「小龍蝦」,而這種甲殼類動物在現今的水田也常見到,只是現以農藥應付;宋惠中教授提也補充《本草綱目》中記載的「蟛蜞」,應該類似小龍蝦的樣子沒錯。接著,宋惠中教授和與會人士對於「鴨戶」開展了一長串的討論。首先,徐泓教授、林麗月教授都對「沙田」的區域分布與賦稅制度產生興趣。徐泓教授指出,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地帶因為稅賦很低,而常有搶權之行為,在此氏族、宗族之力便容易凝聚起來,加上必須防範海盜,會出現有組織的武裝部隊乃不足為奇的。林麗月教授則質疑沙田產權,是否有類似現今「二房東」、「三房東」的狀況,進而影響到霍韜的處理方式;王鴻泰教授認為霍韜的處理方式看似公允,但實際上是將法律保障一併抹除,反而讓豪勢可藉機用強兼併土地,使一般墾民受到剝削。其他的與會人士如唐立宗教授、黃桂蘭教授也都在討論過程中皆給予回應與不同的看法。
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
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第三次典籍研讀會訊息
主講人:宋惠中 教授
時 間:民國98年12月5日(星期六)14:00
地 點: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此次邀請宋惠中教授(元培科技大學通識中心主任)擔任導讀,閱讀《皇明經世文編》中的農政史料,包括王廷相,〈與開封趙二守疏〉、霍韜,〈書蓄鴨事〉及霍韜,〈書沙田事〉等三篇。
時 間:民國98年12月5日(星期六)14:00
地 點: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此次邀請宋惠中教授(元培科技大學通識中心主任)擔任導讀,閱讀《皇明經世文編》中的農政史料,包括王廷相,〈與開封趙二守疏〉、霍韜,〈書蓄鴨事〉及霍韜,〈書沙田事〉等三篇。
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10月24日第二次典籍研讀會紀要
時間:98年10月24日(六)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標題: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典籍研讀會-第二次研讀會議
導讀者:林麗月 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專任教授)
本次典籍研讀會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林麗月教授擔任導讀,選擇了《明經世文編》中「文教類」的「太學」做為此次研讀的專題,討論《明經世文編》中關於明朝的文教事業,國子監制度的描述及其變化,題目為:「南陳北李今何在:讀〈贈太學生石大用序〉與〈論太學疏〉」。
講題中所謂「南陳北李」,林老師引用《明史》卷163〈陳敬宗傳〉的記載,「陳」即〈贈太學生石大用序〉一文作者陳敬宗,「李」則為當時與陳敬宗同在翰林的李時勉,「終明世稱賢祭酒者,曰南陳北李」。〈贈太學生石大用序〉一文主角為太學生石大用,為李時勉的學生。李時勉因得罪權璫而恐有亡身之禍,石大用因而上書向明英宗請求釋之。陳敬宗大讚石大用「奮勇不顧利害,為義是蹈」的精神而寫下這篇序文。
景泰年間,翰林院學士李賢寫下〈論太學疏〉,感嘆太學生品行無度,太學體制日益衰微,連提供太學生居住讀書的房舍都任之頹然廢弛。李賢特別將太學校園建設敗破與佛寺興建的壯麗相對比,呼籲明代宗重修太學,培養人才,以治天下。林老師認為李賢的〈論太學疏〉,不只說明了當時太學教育衰敗的情況,間接印證了當時佛寺數量多而壯麗的情況。
林老師導讀的過程中,細心地校對刻本印刷的錯誤,以及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裡判讀的錯誤字詞,並參閱隆慶《豐潤縣志》、《明史》等,提供作者與相關人物的傳記資料。與會的師友們透過林老師的導讀,進行了多方面的議題討論。莊雲淵同學首先請教監生從入學到任官的演進過程;王鴻泰教授則從陳敬宗對石大用所為大感讚歎的角度觀察,質疑陳敬宗曾為國子監司業,相當於大學校長的身分,為何為文鼓勵石大用這種違反監規上書皇帝的行為?王老師的觀察則關係到明代學生運動的討論;徐泓教授曾對明代南京的國子監進行深入的研究,從都市設計的記載中談到北京與南京太學建置的差別,以及對太學生學業和生活的影響。最大的差異便是太學生的的宿舍,從現存的明代北京國子監校園圖中找不到宿舍的地點。其他師友如衣若蘭教授、呂妙芬教授也都在討論過程中皆給予回應與不同的看法。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標題: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典籍研讀會-第二次研讀會議
導讀者:林麗月 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專任教授)
本次典籍研讀會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林麗月教授擔任導讀,選擇了《明經世文編》中「文教類」的「太學」做為此次研讀的專題,討論《明經世文編》中關於明朝的文教事業,國子監制度的描述及其變化,題目為:「南陳北李今何在:讀〈贈太學生石大用序〉與〈論太學疏〉」。
講題中所謂「南陳北李」,林老師引用《明史》卷163〈陳敬宗傳〉的記載,「陳」即〈贈太學生石大用序〉一文作者陳敬宗,「李」則為當時與陳敬宗同在翰林的李時勉,「終明世稱賢祭酒者,曰南陳北李」。〈贈太學生石大用序〉一文主角為太學生石大用,為李時勉的學生。李時勉因得罪權璫而恐有亡身之禍,石大用因而上書向明英宗請求釋之。陳敬宗大讚石大用「奮勇不顧利害,為義是蹈」的精神而寫下這篇序文。
景泰年間,翰林院學士李賢寫下〈論太學疏〉,感嘆太學生品行無度,太學體制日益衰微,連提供太學生居住讀書的房舍都任之頹然廢弛。李賢特別將太學校園建設敗破與佛寺興建的壯麗相對比,呼籲明代宗重修太學,培養人才,以治天下。林老師認為李賢的〈論太學疏〉,不只說明了當時太學教育衰敗的情況,間接印證了當時佛寺數量多而壯麗的情況。
林老師導讀的過程中,細心地校對刻本印刷的錯誤,以及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裡判讀的錯誤字詞,並參閱隆慶《豐潤縣志》、《明史》等,提供作者與相關人物的傳記資料。與會的師友們透過林老師的導讀,進行了多方面的議題討論。莊雲淵同學首先請教監生從入學到任官的演進過程;王鴻泰教授則從陳敬宗對石大用所為大感讚歎的角度觀察,質疑陳敬宗曾為國子監司業,相當於大學校長的身分,為何為文鼓勵石大用這種違反監規上書皇帝的行為?王老師的觀察則關係到明代學生運動的討論;徐泓教授曾對明代南京的國子監進行深入的研究,從都市設計的記載中談到北京與南京太學建置的差別,以及對太學生學業和生活的影響。最大的差異便是太學生的的宿舍,從現存的明代北京國子監校園圖中找不到宿舍的地點。其他師友如衣若蘭教授、呂妙芬教授也都在討論過程中皆給予回應與不同的看法。
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演講訊息:林麗月 教授「南陳北李今何在:讀〈贈太學生石大用序〉與〈論太學疏〉」
主講人與講題:林麗月 教授
「南陳北李今何在:讀〈贈太學生石大用序〉與〈論太學疏〉」
時 間:民國98年10月24日(星期六)09:30
地 點: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162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網址:http://www.his.ncnu.edu.tw/ming
參考資料:論太學疏.pdf
贈太學生石大用序.pdf
南陳北李今何在-讀「贈太學生石大用序」與「論太學疏」(修訂版).doc
「南陳北李今何在:讀〈贈太學生石大用序〉與〈論太學疏〉」
時 間:民國98年10月24日(星期六)09:30
地 點: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162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網址:http://www.his.ncnu.edu.tw/ming
參考資料:論太學疏.pdf
贈太學生石大用序.pdf
南陳北李今何在-讀「贈太學生石大用序」與「論太學疏」(修訂版).doc
9月19日第一次典籍研讀會紀要
時間:98年9月19日(六)
地點:東吳大學第二教研大樓D0615教室
標題: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典籍研讀會 第一次研讀會議
導讀者:徐 泓 教授(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專任教授)
本次聚會是本學年度明代研究典籍研讀會的首次聚會,由東吳大學的徐泓教授負責此次的導讀。本次研讀會約有四十位左右的學者前來聆聽,有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及各大學資深教授等;也有來自諸大專院校的研究生,甚至有外國留學生以及大陸交換生出席參與。
作為明代典籍研讀會九十八學年度計畫的首場演講,徐泓教授此次的報告以「《明經世文編》的編者及其時代」為題,詳實地介紹《明經世文編》一書的成書過程以及編者的主要意旨。徐泓教授指出,作為清朝年間禁書的《明經世文編》,書中內容與當時的士風是息息相關的,大抵是明末知識分子反思王朝衰落的原因,指向了過去儒生、士大夫中大部分人對現實問題不關心,更談不上研究,因而導致了政治及社會上的腐敗且走向了滅亡。而《明經世文編》作為一部反思現實的作品,繼承了「汲汲為救時之用」且向歷史取經的儒家傳統,收錄了明代大臣與智識之士們的奏議、文集等材料,範圍從國家的治亂盛衰到民眾的布帛菽粟,並希望提起明末士人的憂患意識、以及社會責任感。
另外,徐泓教授整理了一份「《皇明經世文編》相關書目」,期許大家透過更多學者的研究成果,對《明經世文編》的特色與重要性有更進一部的了解,未來進行史料研讀時,能夠激發出更多值得討論的新議題與思考方向。
在會後討論方面顯得相當地熱烈,首先由史學界的資深學者王德毅教授補充了一些他對《明經世文編》的看法;接著東華大學的張璉教授、蔣竹山教授則談論有關《明經世文編》編者所面對的理想和現實,引起了在場學友們的深入討論;而東吳大學的連文萍教授則談到有關「經濟」一詞的意義及相關看法,與徐泓教授展開對話。在各界學友的熱烈參加與討論中,第一次明代典籍研讀會圓滿成功!
下一次聚會時間,定為10月24日(星期六)早上九點三十分,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林麗月教授擔任導讀,地點為師大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題目將於近期公佈,敬請各位學友屆時踴躍參加。
地點:東吳大學第二教研大樓D0615教室
標題: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典籍研讀會 第一次研讀會議
導讀者:徐 泓 教授(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專任教授)
本次聚會是本學年度明代研究典籍研讀會的首次聚會,由東吳大學的徐泓教授負責此次的導讀。本次研讀會約有四十位左右的學者前來聆聽,有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及各大學資深教授等;也有來自諸大專院校的研究生,甚至有外國留學生以及大陸交換生出席參與。
作為明代典籍研讀會九十八學年度計畫的首場演講,徐泓教授此次的報告以「《明經世文編》的編者及其時代」為題,詳實地介紹《明經世文編》一書的成書過程以及編者的主要意旨。徐泓教授指出,作為清朝年間禁書的《明經世文編》,書中內容與當時的士風是息息相關的,大抵是明末知識分子反思王朝衰落的原因,指向了過去儒生、士大夫中大部分人對現實問題不關心,更談不上研究,因而導致了政治及社會上的腐敗且走向了滅亡。而《明經世文編》作為一部反思現實的作品,繼承了「汲汲為救時之用」且向歷史取經的儒家傳統,收錄了明代大臣與智識之士們的奏議、文集等材料,範圍從國家的治亂盛衰到民眾的布帛菽粟,並希望提起明末士人的憂患意識、以及社會責任感。
另外,徐泓教授整理了一份「《皇明經世文編》相關書目」,期許大家透過更多學者的研究成果,對《明經世文編》的特色與重要性有更進一部的了解,未來進行史料研讀時,能夠激發出更多值得討論的新議題與思考方向。
在會後討論方面顯得相當地熱烈,首先由史學界的資深學者王德毅教授補充了一些他對《明經世文編》的看法;接著東華大學的張璉教授、蔣竹山教授則談論有關《明經世文編》編者所面對的理想和現實,引起了在場學友們的深入討論;而東吳大學的連文萍教授則談到有關「經濟」一詞的意義及相關看法,與徐泓教授展開對話。在各界學友的熱烈參加與討論中,第一次明代典籍研讀會圓滿成功!
下一次聚會時間,定為10月24日(星期六)早上九點三十分,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林麗月教授擔任導讀,地點為師大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題目將於近期公佈,敬請各位學友屆時踴躍參加。
2009年9月6日 星期日
演講公告:徐泓教授演講「《明經世文編》的編者及其時代」
主講人與講題:徐泓「《明經世文編》的編者及其時代」
時 間:
地 點:台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0號
東吳大學第二教研大樓六樓歷史系研討室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