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顧問室補助推動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強化創新計畫

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

12月5日第三次典籍研讀會紀要

時間:98年12月5日(六)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標題: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典籍研讀會-第三次研讀會議
導讀者:宋惠中 教授(元培科技大學通識中心主任)

本次典籍研讀會由元培科技大學通識中心主任宋惠中教授擔任導讀,關於《明經世文編》中的農政史料,選讀的文章分別為王廷相,〈與開封趙二守疏〉、霍韜,〈書蓄鴨事〉及霍韜,〈書沙田事〉三篇。
王廷相的〈與開封趙二守疏〉,同時也收入其《王氏家藏集》中,題名為〈田地免科〉,討論的是關於其家鄉河南省開封府儀封縣「無糧白地」的糧稅問題;霍韜為廣東南海人,〈書蓄鴨事〉與〈書沙田事〉討論的也是其家鄉廣東的農政事務:鴨埠之用與沙田之爭。宋惠中教授參閱了十分豐富的相關史料,包括王、霍二人之文集所收錄的文章原文,補充《明經世文編》中未收錄的段落;以時代相近的史料,如《廣東新語》,說明鴨埠與沙田在廣東的情況。其他如地方府縣志書、《國朝獻徵錄》、《清史稿》及霍韜《渭涯文集》等相關史料,皆幫助與會師友全面地解讀文章與進行校訂。
在綜合討論的過程中,王德毅教授提出了文章斷句上的不同看法;而徐泓教授則提出「蟛蜞」到底是何生物的提問,引起在場與會人士的熱烈討論,王鴻泰教授認為「蟛蜞」大概是種「小龍蝦」,而這種甲殼類動物在現今的水田也常見到,只是現以農藥應付;宋惠中教授提也補充《本草綱目》中記載的「蟛蜞」,應該類似小龍蝦的樣子沒錯。接著,宋惠中教授和與會人士對於「鴨戶」開展了一長串的討論。首先,徐泓教授、林麗月教授都對「沙田」的區域分布與賦稅制度產生興趣。徐泓教授指出,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地帶因為稅賦很低,而常有搶權之行為,在此氏族、宗族之力便容易凝聚起來,加上必須防範海盜,會出現有組織的武裝部隊乃不足為奇的。林麗月教授則質疑沙田產權,是否有類似現今「二房東」、「三房東」的狀況,進而影響到霍韜的處理方式;王鴻泰教授認為霍韜的處理方式看似公允,但實際上是將法律保障一併抹除,反而讓豪勢可藉機用強兼併土地,使一般墾民受到剝削。其他的與會人士如唐立宗教授、黃桂蘭教授也都在討論過程中皆給予回應與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