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顧問室補助推動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強化創新計畫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5月8日第七次典籍研讀會紀要

時間:9958()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標題: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典籍研讀會-第七次研讀會議
導讀者:方志遠先生(江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教授兼院長、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客座教授)

本次典籍研讀會由江西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客座教授,方志遠先生擔任講者,以冠帶榮昇』與明代國家認同為題,分析關於《明經世文編》中的「助餉」史料:林希元,〈荒政叢言疏〉、徐階,〈上太岳少師乞救荒〉以及席書,〈南畿賑濟疏〉。

方志遠先生認為,一般人對明朝政府的印象大都是軟弱無能、君昏臣懦的情況,但從「助餉」的角度來看,明朝政府又具有相當的應變與統御能力,若用這樣的議題切入,再從中爬梳史料,就會發現不同套路的研究心得。接著方先生指出,研究方法的新舊與史料的運用並不相悖,比如讀梁羽生的武俠小說,讀久了便會覺得膩,那是梁氏的各部武俠小說都是同一種套路、相似的思維而撰寫的;但讀金庸的武俠就不一樣了,越讀越覺得興致盎然,那是因為金庸的每部武俠小說都是不同的套路,即使寫的都是「武俠」,卻能咀嚼出另一種風味來。

方先生又認為,林希元、徐階、席書三篇史料雖然看似處理災荒議題而已,但實際上卻能反映出明朝政府中央與地方官員的「動員能力」以及民間對國家的「認同」端倪。從第一個層面來看,「荒政」是國家「賑濟」能力的考驗。而不論是明代還是現代,災荒首要必須面對的便是災民的生活問題,而災民所認知的國家動員能力,也就是各部級官員對救荒的執行能力。但明代政府本身財政上並沒有特別寬裕,於是在賑災上有賴於各地區富民的捐納錢財、糧食,執行官員則藉由表彰榮譽的方式─冠帶榮昇』,來嘉獎沒有功名的商人、富人階級的捐獻。在此,官員因救災而展開的地區人力、物力的動員,不僅存在於賑濟本身,還可用於地方重大工程的建設,比如水利或糧倉建設。這樣的動員象徵著中央國家意志的施行,也可看出明朝政府管理、掌控地方的程度。

從第二個層面來看,各地區的富民的捐獻,不僅代表著地方官員的政治\能力,也代表著人民對國家的認同感。照理來說,越接近天子腳下的地區,對國家認同感較高,捐獻應該也會相對提高,但實情並非如此,譬如江西省的富人捐獻數目一向就比南直隸的數目還多。方先生指出,歷任江西巡撫的官員都能稱上賢臣明相(譬如于謙),他們皆有體恤百姓、政治清明的名聲,故能號召帶領群眾進行有效果的賑災,反觀南直隸則多有暴戾首長,號召賑災時則出現雷聲大雨點下的窘況。因此,方先生做了個推論,對於明朝的老百姓而言,對「國家的認同」是建立在對本地的「官員認同」上,國家意志的力量能否展現,則是建築在老百姓的父母官上。

在綜合討論的過程中,氣氛相當熱烈,徐泓、邱澎生、邱仲麟諸位教授都對方先生的論點相當有興趣,最後歸結了一個省思:國家對官員的任命,便是民眾對國家的瞭解,故「父母官」一詞之義,在本次研讀會展露無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