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顧問室補助推動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強化創新計畫

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4月17日第六次典籍研讀會紀要

時間:99年4月17日(六)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標題: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典籍研讀會-第六次研讀會議
導讀者:吳大昕 先生(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本次典籍研讀會由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吳大昕先生擔任導讀,關於《明經世文編》中的禦倭史料:朱紈,〈海洋賊船出沒事疏〉、徐階,〈論發兵征倭〉、徐階,〈人言始末〉以及歸有光,〈備倭事宜〉。
吳大昕先生首先指出,倭寇在明代的出現與海防的施政有極大的密切關係,但是明朝幅員廣大,海岸線也相當地長,即使實施海禁也無法有效地產生海防的效果;在朝廷與地方官員眼中,海防與禦倭立場卻各不相同,而產生了應變不及的狀況,在此,我們可以朱紈,〈海洋賊船出沒事疏〉、徐階,〈論發兵征倭〉、徐階,〈人言始末〉以及歸有光,〈備倭事宜〉四篇史料來進行點讀,釐清當代對於海防的應對與舉措。
首先,朱紈的〈海洋賊船出沒事疏〉一文中,翔實地鋪述了嘉靖年間,海防體系的運作。吳大昕先生認為,文中幾乎以「編日」形式的載記來看,明朝海防體系監控海面的過往船隻相當地詳細,不只將船隊的大小、數量、配備等描述的相當清楚,還將來去的方向加以探測,接著傳遞到整個沿海海防的管區中。但監控詳細並不代表海防體系的完整,吳大昕先生指出,朱紈的文章中,反而顯示明代海防的侷限性,即使發現倭寇船隊或海盜船隊,也僅止於「陸續飛報」而已,鮮少主動出擊加以攔截;若有出擊,也是針對落單船隻或規模小的船隊。此狀況下,可以說明代海防體系,幾乎無法確保海上的安全,何況遭受倭寇的侵擾?
接著,吳大昕先生運用了《明實錄‧世宗實錄》、《大明律‧兵律二》來補充明嘉靖時期,對於海防的軍政與備倭的制度資料,並從徐階的〈論發兵征倭〉、〈人言始末〉二文來考察朝廷的應對措施。吳大昕先生指出,徐階二文顯示了北京當局認為倭賊會「歲餘始散」,故「調度無用」,而與主張積極出兵的徐階有了重大的爭辯。二文雖短,但卻淺而易見中央朝廷對於海防體系的漏洞和兵事的輕重緩急是模糊不明的。而歸有光的〈備倭事宜〉更能反映地方士紳對於倭寇來犯,官軍調動無度,朝廷調動大軍鎮壓,但地方、中央指揮不能統合,事不竟功,反而造成擾民的後患。在綜合討論的過程中,與會學友接對於明朝的海防體系相當有興趣。王德毅教授、濱島敦俊教授先提出校讀上的句讀問題,發現一字句斷不同,整個史料中記載的行軍路線似乎改變甚大,應配合地圖相互檢視、印證。徐泓教授則指出,整體來看,嘉靖年間的備倭失敗,癥結在於中央、地方沒有一個共同的溝通機制,因此大軍開到當地,即使兵精糧足卻各自為政,無法得到戰爭的先機也是白搭。吳大昕先生則補充,依照他的研究,倭患是否可以有效的處理,與中央軍隊和當地士紳的友好合作是密切相關的,其要點不在於兵員的補給或糧草的募集,反而是「情報」上的掌握和判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