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顧問室補助推動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強化創新計畫

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

7月10日第十次典籍研讀會紀要

時間:99710()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標題: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典籍研讀會-第十次研讀會議

導讀者:曾美芳小姐(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本次典籍研讀會由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曾美芳小姐擔任導讀,以「國計之難─明代戶部的職責」為題,分析《明經世文編》中的「中央財政」史料:潘潢,〈弘遠慮以責實效疏〉與馬森,〈明會計以預遠圖〉。曾美芳小姐首先指出,明朝政府「中央財政」的議題,一直以來都只有概括性的認識,較少深入去檢驗財政的運作過程,而近年學術界重視的研究層面則是以「地方志」等史料來討論「地方財政」的運作,兩者之間或許有所關連,但仍無法窺探明朝整體財政的運作狀況。

在導讀潘、馬兩篇史料之前,曾美芳小姐先補充了丘濬,〈制國用議【計歲出入】〉與李承勛,〈定經制以裕國用疏〉二文。曾美芳小姐認為,要建構一個明朝政府的財政制度,必須先理解丘、李二人所強調的「以三十年通融之法,常留九年儲蓄之貲」的基本國策,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基本的「會計」方針;接著,在導讀潘潢、馬森兩篇文章時,曾美芳小姐認為潘、馬二文就是在丘、李的概念上,建立起挽救政府財政的舉措。〈弘遠慮以責實效疏〉中所談的「國計總於戶部、營繕總於工部,大僕、光祿各有司存,謹於每歲終會計成錄進覽,一曰歲徵;一曰歲收;一曰歲支;一曰歲儲。總數會其略,散數注其詳。便是將國家財政先分為四個部分,也就是戶部可以掌握的「額數」、「實數」、「花費」、「餘數」四個帳目數字;而從〈明會計以預遠圖〉一文中可以發現,戶部似乎只知道「帳目」數字而已,於是戶部只能夠從各部機關上呈的帳冊,進行國家收支的計算,並無法實質進行有效的財務管理。曾美芳小姐指出,這樣的情況印證了學界對於明代戶部似乎只能當做「會計」單位的看法,國家財政仍是各部林立,難以統籌管理。於是,戶部的職責就不是現今「財政部」的概念。在明代,戶部尚書的主要職責,從潘、馬二文來考察,反倒是如何去「找錢」了。

曾美芳小姐接著將潘潢、馬森二人的履歷做了一個介紹,發覺兩人在上任戶部尚書前,都擔任過三個部以上的侍郎,具有一定的行政歷練,故能擔任「找錢」的重責大任。而從〈明會計以預遠圖〉一文中,如「南京工部見在庫銀193,514」之類的記載可以發現,「戶部尚書」對於各部的收入支出應都有相當的瞭解。而從《明實錄》中「穆宗即位詔中關於蠲免之事」一事,顯示明穆宗在蠲免賦稅前,並未與相關部門進行商議就逕行決定,造成了馬森的極大困擾。因此,明朝財政之困窘,似乎不是理財官員的能力不足,而是整個施政制度上的缺陷。

本次的導讀,引發了與會學友們的深刻討論。徐泓教授認為,「找錢」是很重要的,嘉靖年間國家是還有錢,崇禎時根本沒錢,但戶部尚書還能夠找出錢來(雖然數目不大),這也可以看到,明代理財的基本邏輯是跟不上社會經濟的變化的。何淑宜教授則認為戶部尚書的選拔,大都有各部的歷練經驗,對於「找錢」一事應該有極大的幫助,這或許可以當作理解明代戶部職責的管道之一。

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

第十次典籍研讀會訊息

主講人:曾美芳 小姐(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時 間:民國99年7月10日(星期六)15:00

地 點: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本次邀請曾美芳小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擔任導讀,講題為「國計之難──明代戶部的職責」,閱讀《皇明經世文編》中關於「中央財政」之史料:潘潢,〈弘遠慮以責實效疏〉(第三冊,頁2083-2084)以及馬森,〈明會計以預遠圖〉(第四冊,頁3129-3131)。尚請 共襄盛舉,切磋指教。對於您的熱心與參與,謹表感謝之忱。


潘潢 弘遠慮以責實效疏.pdf

馬森 明會計以預遠圖.pdf

6月20日第九次典籍研讀會紀要

時間:99620()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標題: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典籍研讀會-第九次研讀會議

導讀者:莊博智先生(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本次典籍研讀會由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研究生,莊博智先生擔任導讀,分析《明經世文編》中的「運河」史料:吳仲,〈重開通惠疏〉以及陸粲,〈詔修濬通州閘河議〉。

莊博智先生首先指出,「運河」在元朝時就如同帝國命脈一般重要,在明代的利用似乎相對減少,但明代加強利用運河的相關議論卻相當豐富,是很值得研究的。而從這兩篇史料中,更能發現議論者在探究「運河」的使用時,所著眼的政策影響與社會實況。接著,莊博智先生排列出《明經世文編》中有關「運河」史料,並分析其記載運河議論的涵蓋地理範圍與影響的省份地域。再者,運用了《元史》、《通惠河志》等資料討論兩篇史料的主角─「通惠河」的開通歷史,並介紹了開河的方針與建設目的。莊博智先生認為,若從宏觀的中國歷史來看,運河從唐代以來一直背負著南賦北送的重大使命,東南的經濟發展與財賦徵收,因而也隨之蓬勃,明成祖移都北京後,北方依舊殘破,財賦仍仰賴東南,運河的角色更顯得重要非凡。然而從陸粲、吳仲兩篇文章來看,明朝對運河的維護與使用似乎是相當消極的。

莊博智先生指出,吳仲的〈重開通惠疏〉反映了明朝政府對運河現實問題的消極態度,「事屢議而竟無成,言雖切而卒無補」的文字中可深切感受到臣子的無力感;陸粲的〈詔修濬通州閘河議〉則詳實地反映朝中各種反對開河的議論,除了風水不宜外,還有京畿社會問題、國家財政不足的現實情況。接著,莊博智先生解說了「明代漕河各段水流方向」和「通州閘河」圖,釐清了疏通通惠河的地理狀態,以及工程技術的難易程度,再從吳、陸二人的觀點來考察「運河」之利在何處。在此,莊博智先生博採了《明實錄》、《通糧廳志》、《毗陵人品記》等參考資料,並認為,吳、陸二人皆主張疏通通惠河有利於國家大政,可節省陸運費用、可提高帝國調度物資的速度,還可有效管裡走私的不法勾當,是針對國家整體情況所下的處方箋,其論述主軸在於「國家自然無窮之利,杜後世意外不測之虞」,故「成大事者不計小費」成為臣子對國家在「振衰起蔽」時的基本看法,而其他之說(如財政之節流,工程之難易)則顯得是想之必然的結果。總的來看,吳仲、陸粲所談的運河問題重點在於「運」的價值,而「河」本身的疏通、濬導的工程的可行性,則是次要的。

本次的導讀,引起了與會學友們讀廣泛回響。徐泓教授認為,運河工程的難度與動用的人力、物力,應該可以更加深究,比如要如何調度雜役?建設經費如何分攤?影響了多少既定利益者等等,引起了在場研讀人員的深思與深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