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99年6月20日(日)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標題: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典籍研讀會-第九次研讀會議
導讀者:莊博智先生(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本次典籍研讀會由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研究生,莊博智先生擔任導讀,分析《明經世文編》中的「運河」史料:吳仲,〈重開通惠疏〉以及陸粲,〈詔修濬通州閘河議〉。
莊博智先生首先指出,「運河」在元朝時就如同帝國命脈一般重要,在明代的利用似乎相對減少,但明代加強利用運河的相關議論卻相當豐富,是很值得研究的。而從這兩篇史料中,更能發現議論者在探究「運河」的使用時,所著眼的政策影響與社會實況。接著,莊博智先生排列出《明經世文編》中有關「運河」史料,並分析其記載運河議論的涵蓋地理範圍與影響的省份地域。再者,運用了《元史》、《通惠河志》等資料討論兩篇史料的主角─「通惠河」的開通歷史,並介紹了開河的方針與建設目的。莊博智先生認為,若從宏觀的中國歷史來看,運河從唐代以來一直背負著南賦北送的重大使命,東南的經濟發展與財賦徵收,因而也隨之蓬勃,明成祖移都北京後,北方依舊殘破,財賦仍仰賴東南,運河的角色更顯得重要非凡。然而從陸粲、吳仲兩篇文章來看,明朝對運河的維護與使用似乎是相當消極的。
莊博智先生指出,吳仲的〈重開通惠疏〉反映了明朝政府對運河現實問題的消極態度,「事屢議而竟無成,言雖切而卒無補」的文字中可深切感受到臣子的無力感;陸粲的〈詔修濬通州閘河議〉則詳實地反映朝中各種反對開河的議論,除了風水不宜外,還有京畿社會問題、國家財政不足的現實情況。接著,莊博智先生解說了「明代漕河各段水流方向」和「通州閘河」圖,釐清了疏通通惠河的地理狀態,以及工程技術的難易程度,再從吳、陸二人的觀點來考察「運河」之利在何處。在此,莊博智先生博採了《明實錄》、《通糧廳志》、《毗陵人品記》等參考資料,並認為,吳、陸二人皆主張疏通通惠河有利於國家大政,可節省陸運費用、可提高帝國調度物資的速度,還可有效管裡走私的不法勾當,是針對國家整體情況所下的處方箋,其論述主軸在於「國家自然無窮之利,杜後世意外不測之虞」,故「成大事者不計小費」成為臣子對國家在「振衰起蔽」時的基本看法,而其他之說(如財政之節流,工程之難易)則顯得是想之必然的結果。總的來看,吳仲、陸粲所談的運河問題重點在於「運」的價值,而「河」本身的疏通、濬導的工程的可行性,則是次要的。
本次的導讀,引起了與會學友們讀廣泛回響。徐泓教授認為,運河工程的難度與動用的人力、物力,應該可以更加深究,比如要如何調度雜役?建設經費如何分攤?影響了多少既定利益者等等,引起了在場研讀人員的深思與深入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