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顧問室補助推動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強化創新計畫

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

7月10日第十次典籍研讀會紀要

時間:99710()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標題: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典籍研讀會-第十次研讀會議

導讀者:曾美芳小姐(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本次典籍研讀會由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曾美芳小姐擔任導讀,以「國計之難─明代戶部的職責」為題,分析《明經世文編》中的「中央財政」史料:潘潢,〈弘遠慮以責實效疏〉與馬森,〈明會計以預遠圖〉。曾美芳小姐首先指出,明朝政府「中央財政」的議題,一直以來都只有概括性的認識,較少深入去檢驗財政的運作過程,而近年學術界重視的研究層面則是以「地方志」等史料來討論「地方財政」的運作,兩者之間或許有所關連,但仍無法窺探明朝整體財政的運作狀況。

在導讀潘、馬兩篇史料之前,曾美芳小姐先補充了丘濬,〈制國用議【計歲出入】〉與李承勛,〈定經制以裕國用疏〉二文。曾美芳小姐認為,要建構一個明朝政府的財政制度,必須先理解丘、李二人所強調的「以三十年通融之法,常留九年儲蓄之貲」的基本國策,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基本的「會計」方針;接著,在導讀潘潢、馬森兩篇文章時,曾美芳小姐認為潘、馬二文就是在丘、李的概念上,建立起挽救政府財政的舉措。〈弘遠慮以責實效疏〉中所談的「國計總於戶部、營繕總於工部,大僕、光祿各有司存,謹於每歲終會計成錄進覽,一曰歲徵;一曰歲收;一曰歲支;一曰歲儲。總數會其略,散數注其詳。便是將國家財政先分為四個部分,也就是戶部可以掌握的「額數」、「實數」、「花費」、「餘數」四個帳目數字;而從〈明會計以預遠圖〉一文中可以發現,戶部似乎只知道「帳目」數字而已,於是戶部只能夠從各部機關上呈的帳冊,進行國家收支的計算,並無法實質進行有效的財務管理。曾美芳小姐指出,這樣的情況印證了學界對於明代戶部似乎只能當做「會計」單位的看法,國家財政仍是各部林立,難以統籌管理。於是,戶部的職責就不是現今「財政部」的概念。在明代,戶部尚書的主要職責,從潘、馬二文來考察,反倒是如何去「找錢」了。

曾美芳小姐接著將潘潢、馬森二人的履歷做了一個介紹,發覺兩人在上任戶部尚書前,都擔任過三個部以上的侍郎,具有一定的行政歷練,故能擔任「找錢」的重責大任。而從〈明會計以預遠圖〉一文中,如「南京工部見在庫銀193,514」之類的記載可以發現,「戶部尚書」對於各部的收入支出應都有相當的瞭解。而從《明實錄》中「穆宗即位詔中關於蠲免之事」一事,顯示明穆宗在蠲免賦稅前,並未與相關部門進行商議就逕行決定,造成了馬森的極大困擾。因此,明朝財政之困窘,似乎不是理財官員的能力不足,而是整個施政制度上的缺陷。

本次的導讀,引發了與會學友們的深刻討論。徐泓教授認為,「找錢」是很重要的,嘉靖年間國家是還有錢,崇禎時根本沒錢,但戶部尚書還能夠找出錢來(雖然數目不大),這也可以看到,明代理財的基本邏輯是跟不上社會經濟的變化的。何淑宜教授則認為戶部尚書的選拔,大都有各部的歷練經驗,對於「找錢」一事應該有極大的幫助,這或許可以當作理解明代戶部職責的管道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